80年代孩子怎么玩出花样?

还记得攥着五分钱在小卖部门口纠结半小时的滋味吗?1987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全国儿童每月平均零花钱才1.2元,可那时候的快乐现在给两百块都买不着。今儿咱们就掰扯掰扯,没手机没WiFi的年代,熊孩子们到底咋折腾?
(挠头)先说个反常识的——当年百货大楼卖的变形金刚,原价49块8!按现在物价折算得两千多,难怪我们胡同里谁要有个正版擎天柱,立马能当孩子王。不过别急,穷有穷的玩法...
一、没有手机的童年怎么过
玻璃球段位赛可比现在打王者荣耀刺激多了。三米线精准弹射、坑洞障碍赛、夜光珠赌斗,光听名字就带劲。我们院儿二胖靠一手"听声辨位"的绝活,硬是赢了两罐头瓶的弹珠,后来他妈发现全倒进腌菜坛子防潮用了。
(拍大腿)要说最费鞋的还得是跳皮筋。1985年《中国轻制造业报》统计,全国小学生年均磨破3.6双布鞋。我表姐她们发明的"嫦娥奔月跳",从脚踝一路撑到举过头顶,现在看简直杂技表演。
二、五分钱能买到的快乐
小卖部玻璃柜里藏着整个宇宙。酸梅粉送的小勺、能吹口哨的糖纸、印着水浒卡的泡泡糖,每样都能让半条胡同的孩子疯狂。记得有回集齐108将,愣是被班主任没收了说影响学习——结局她自己儿子在办公室偷吃泡泡糖粘掉了乳牙。
(舔嘴唇)必须说说风靡全国的橘子汽水。当年食品厂老师傅偷偷告诉我,那橙黄色素是用胡萝卜汁调的,喝多了手心会发黄。结局有阵子全校男生比谁手更黄,教导主任还以为爆发了肝炎疫情。
三、大院里的江湖规矩
放学后的沙包大战就是社交场。"保皇派"vs"革命军"、跨院踢馆赛、人质解救战,现在小孩玩的剧本杀都得叫祖师爷。我们后巷刘叔家晾衣绳三天两头被拽断,最后他发明了旋转式升降晾衣架,居然申请了发明权。
(憋笑)最绝的是自制电视剧。拿床单当幕布,手电筒打追光,暑假能把《西游记》重拍十八遍。隔壁单元小芳演观音总笑场,她爸端着茶缸在阳台看了半小时,末了说了句:"这泼猴比六小龄童还闹腾。"
说一句实在话,现在看着孩子面朝iPad傻笑,总觉得少了点啥。当年为追《黑猫警长》片尾曲,我举着收音机在电视台铁塔下蹲守三天的劲头,估计能吓坏现在的家长。前两天收拾老房子,从铁皮铅笔盒里掉出张1989年的干脆面卡片,嚯,武松打虎那张现在值顿饭钱呢!
标题:80年代孩子怎么玩出花样?
地址:http://gzxfrkjs.cn/gfyxxy/36177.html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相关推荐
- “APP宣传软文如何撰写?”106人看
- “公司写稿能起什么作用?”159人看
- “软文营销的几个优势你知道多少?”145人看
- “做新媒体是不是特别赚钱?”111人看
- “怎么让推广营销文案更加有吸引力?”168人看
- “比较好的新媒体宣传渠道有那些”161人看
- “怎么把握软文编写时的立意?”155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