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芳阁新闻发布平台

为什么选择原创软文?

收录更有保障   推广价值更高   更利于百度收录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营销学院 > 软文稿和通稿的区别:别再傻傻分不清!

软文稿和通稿的区别:别再傻傻分不清!

更新时间:2025-11-13 |阅读: |来源:小编

【文章开始】

软文稿和通稿的区别:别再傻傻分不清!

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“软文稿”和“通稿”这两个词,感觉好像差不多,又好像哪里不一样?搞活动的时候老板说要发通稿,做推广的时候又说要写软文,晕了吧?别急,咱们今天就掰扯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区别,帮你以后不再混淆。


一、核心目的完全不同

自问自答时间:软文稿和通稿最根本的区别在哪儿?

答案其实就在它们的“目标”上。简单来说:

  • 软文稿的根本目的,是“潜移默化地影响你”。它不想直接卖东西给你,而是想通过讲故事、分享知识、引起共鸣等方式,让你对某个品牌、产品或概念产生好感,甚至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它的观点。就像朋友推荐,悄悄种草
  • 通稿的根本目的,是“正式地广而告之”。它更像一个官方公告,追求的是准确、快速、广泛地把一个消息(比如公司开了发布会、推出了新品、获得了奖项)传递给媒体和公众。它的核心是通知,而不是说服

举个例子吧:假设一个咖啡品牌推出了一款新品。

  • 如果它发了一篇《都市打工人的早晨,是靠这杯“续命水”拯救的》,讲述熬夜加班的故事,最后巧妙地融入了新品咖啡,这就是软文稿
  • 如果它直接发了一封邮件给各大媒体,标题是《XX品牌全新推出“冰萃拿铁”系列,将于X月X日全国上市》,里面详细写了产品特点、售价、上市时间,这就是通稿

感觉出差别了吗?一个走心,一个走肾。


二、写作方式和口吻天差地别

因为目的不同,写法自然也就南辕北辙了。

软文稿:藏着掖着,但又要让你觉得有趣

软文稿的写作,非常讲究技巧和“隐藏”。 * 口吻更像朋友聊天:会用很多网络用语、讲故事的手法,让你读起来不费劲,甚至觉得有意思。 * 广告藏得很深:产品信息、品牌露出不能太生硬,要巧妙地融合在内容里,让你在获取有价值信息或情感共鸣时,顺带接收了广告信息。“润物细无声”是它的最高境界。 * 结构灵活多样:可以是评测、攻略、人物访谈、情感故事……形式非常多元。

通稿:一板一眼,但求准确无误

通稿的写作,更像是在完成一个标准的填空题。 * 口吻非常官方和正式:通常采用第三人称,语言客观、严谨,避免主观情绪和夸张表述。 * 核心信息开门见山:最重要的信息(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)必须放在最前面(导语部分),让记者和读者一眼就能抓到重点。这就是著名的“倒金字塔”结构。 * 格式相对固定:一般包括标题、导语、主体、背景资料、结尾和联系方式等部分,结构清晰。

所以,看一篇文章,你基本能从它的说话方式判断出来:读起来轻松有趣、但总觉得在暗示点什么的,大概是软文;读起来像新闻、一板一眼告诉你发生了啥的,就是通稿。


三、发布渠道和受众不一样

这东西写出来给谁看?在哪看?这也是个大区别。

  • 软文稿:主要投放在自媒体平台(如微信公众号、小红书、抖音、知乎)、垂直行业网站、甚至是付费的KOL内容里。它的目标受众是潜在的消费者或用户,追求的是阅读量、互动量(点赞、评论、收藏)和最终的转化效果。

  • 通稿:主要通过官方渠道(如企业官网新闻中心)和财经媒体、综合媒体、行业媒体进行发布。它的首要受众其实是媒体记者和编辑,希望他们能直接采用或参考这份稿子,写成新闻进行二次传播,从而触达更广泛的公众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个界限现在也越来越模糊了。很多通稿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,写得也越来越不像以前那么“硬”了,这也是一个趋势。


四、效果衡量标准咋衡量?

怎么判断一篇软文或通稿成不成功?标准完全不同。

  • 衡量软文稿的效果,看这些

    • 阅读量/播放量:有多少人看了?
    • 互动率:多少人点赞、评论、转发了?评论区的口碑怎么样?
    • 转化率:多少人通过文章里的链接去买了产品?或者留下了联系方式?这个数据或许暗示了内容对消费决策的直接影响力
    • 品牌好感度:发布后,大家对这个品牌的评价有没有变好?
  • 衡量通稿的效果,看这些

    • 发布渠道的数量和质量:有多少家媒体采用了?是不是权威媒体?
    • 覆盖量:理论上触达到了多少人?
    • 信息的准确性:媒体发布时,核心信息有没有被错误修改?确保信息传递不失真,这是通稿的底线

当然啦,具体怎么衡量最有效,可能还得看具体的行业和活动目标,这里面的水还挺深的,我也不是完全搞明白了。


五、实战中怎么快速区分?

说了这么多理论,给你几个一看就知道的小技巧:

  1. 看标题:标题吸睛、像朋友圈分享的,是软文;标题正式、像新闻的,是通稿。
  2. 看开头:开头给你讲个故事或者抛个问题的,是软文;开头就直接说“XX公司于X月X日宣布”的,是通稿。
  3. 看文风:读起来轻松,像是在聊天的,是软文;读起来客观,像是在读简报的,是通稿。
  4. 看结尾:结尾引导你点击链接或关注账号的,是软文;结尾提供媒体联系人和电话的,是通稿。

总之,软文稿是“情感抓手”,目的是和你交朋友,然后悄悄推荐好东西;而通稿是“官方喇叭”,目的是大声宣布,让所有人都知道某个消息。 虽然它们都是内容营销和公关传播里的重要工具,但从根上就不是一回事。

下次再遇到,你可别再搞混啦!

【文章结束】

标题:软文稿和通稿的区别:别再傻傻分不清!

地址:http://gzxfrkjs.cn/index.php/gfyxxy/49660.html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
加入文芳阁新闻推广平台 发稿快人一步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