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芳阁新闻发布平台

为什么选择原创软文?

收录更有保障   推广价值更高   更利于百度收录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营销学院 > 食品营销软文真的是门技术活吗?

食品营销软文真的是门技术活吗?

更新时间:2025-07-29 |阅读: |来源:小编

你有没有刷到过那种让人不由得下单的美食推文?明明知道是广告,却还是被勾得直咽口水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一个事儿——写食品软文推广,到底是不是个轻松活儿?

(挠头)先说说我入行时闹的笑话吧。当时接了个月饼品牌的活儿,憋了一整天写出篇"金黄油亮""皮薄馅大"的文案,结局甲方冷冷甩来一句:"你这形容词,换一个牌子也能用"。那一刻我才明白,食品营销的水可比想象中深得多。


你以为写美食新闻推广就是夸好吃?

去年有个网红蛋糕品牌找我合作,他们的爆款单品在朋友圈刷了屏。你猜秘诀是什么?根本不是写"入口即化""奶香浓郁",而是把后厨揉面的老师傅推成主角。我们拍了段他凌晨四点起来养老面种的视频,配上句"32年,揉了22880斤面团",转化率直接翻了3倍。

这里头藏着三个门道:

  1. 打感情牌比说味道更管用:老人手上的面粉印比任何形容词都动人
  2. 数字会说话:22880斤比"丰富阅历"具体100倍
  3. 制造场景联想:让人自动脑补早餐配咖啡的画面

流量密钥藏在哪?

去年双十一有个案例特有意思。某地方特产店推出一款辣酱,前期砸钱请大V带货效果平平。后来改了谋略,让老板娘亲自上阵拍短视频:先是展示辣椒种植基地,接下来演示手工剁椒,最后镜头切到全家人围坐拌酱的画面。就这么个土味视频,愣是带出50万单销售额。

重点来了,食品营销的三大黄金法则:

  1. 看得见的真材实料:辣椒从地里到瓶里的全过程
  2. 有热度的人物故事:老板娘一家三代的坚持
  3. 可感知的价值锚点:"手工剁椒"对比工厂流水线商品

新手避坑指南

现在回答几个高频症结:
Q:写食品新闻标题必须自己试吃吗?
A:最好是!我写螺蛳粉文案时连吃三天,才发现酸笋发酵到第36小时味道最正。不过碰到过敏食材也别硬撑,可以采访资深吃货。

Q:怎么避免写成仿单?
A:记住这一个公式:痛点+化解方案+情感升华。比如说代餐奶昔不要写"高蛋白",而是说"加班狗3分钟喝出仪式感"。

Q:文案要不要追热点?
A:要有拣选地追。去年某茶饮品牌蹭"秋天的第一杯鲜香奶茶"热度,但不是简易玩梗,而是推出"暖胃桂花酿",把热点转化成商品特色。


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。食品软文推广说难也难,毕竟要兼顾卖点和人情味;说不难也不难,只要你肯蹲后厨、跑产地、尝百味。记住啊,潜在顾客现在精得很,虚头巴脑的形容词早不管用了,大家要的是能闻到烟火气的真实故事。就像我妈常提到的——"做饭得先过自己这关",写食品文案,也得先过自己舌头这关才行。

标题:食品营销软文真的是门技术活吗?

地址:http://gzxfrkjs.cn/gfyxxy/45999.html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
加入文芳阁新闻推广平台 发稿快人一步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