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文推广真的会吃官司吗?

刚花五千块请人写的推广文案,怎么突然收到律师函?上周老王的水果店就吃了这一个亏——在推文里写"比进口车厘子更甜",结局被同行举报虚假宣传。今天就带你看懂那些不知不觉就踩雷的坑,以及怎么合理合法做推广。
发个朋友圈怎么就违法了?
先看两组真实案例对比:
危险写法 | 稳妥写法 | 法典依循 |
---|---|---|
"治愈糖尿病" | "辅助调节血糖" | 《广告法》第十七条 |
"全网最低价" | "限时特惠中" | 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八条 |
"亲测有效" | "部分网民反馈" | 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》第六条 |
去年某医美机构的处罚案例就给咱们提了个醒:在推文里放患者术前术后对比照,结局被认定侵犯肖像权,连罚款带赔偿花了26万。核心是这些照片还没签授权书!
哪些软文最容易踩雷?
做电商的朋友特别留意这三类商品:
- 功效型商品:化妆品说"祛斑美白"得有特证
- 食品保健品:宣称"增强免疫力"必须带蓝帽子
- 金融服侍类:提"保本收益"直接触犯红线
比如说卖酵素饮品的刘姐,推文里写"三天腰围小两寸",结局市监局直接开出三万罚单。改成"帮助肠道轻松",照样卖得火还没风险。
正儿八经的避坑指南
教你几个必杀技:
- 用顾客嘴说话:把"本商品减肥神效"改成"王女士坚持喝了两周"
- 数据要加限定词:"销售额破万"必须标注时间范畴
- 图片去敏感消息:处方药不能露包装,医疗器械要打马赛克
有个取巧法子——去行业龙头官网扒描述用语,他们法务团队审核过的表述最稳妥。比如说卖蛋白粉就参考健身补剂大牌的"帮助肌肉恢复",别自己编新词儿。
2023年商圈监管总局数据显示,因新闻推广被处罚的案例中,有73%栽在这三个细节:采用绝对化用语、虚构网民评价、隐瞒核心风险提示。但有一个好消息:合规推广的商圈规模去年增长了58%,说明找准路子照样能赚钱。
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别信那些教你打擦边球的野路子。去年认识的几个同行,现在两个在交罚款,一个被平台永久封号。记住,好的文案不是比谁胆儿肥,是看谁更懂把真话说得动人——就像卖防晒霜不说"晒不黑",改说"海边疯玩不怕笑出皱纹",照样引爆销售额!
标题:软文推广真的会吃官司吗?
地址:http://gzxfrkjs.cn/gfyxxy/45127.html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相关推荐
- “小红书宣传费用通常多少,如何进行收钱”244人看
- “营销软文怎么研究客户心理磨炼写作技能”159人看
- “网上能发表软文的渠道有那些?”144人看
- “淘宝店铺软文传播妙招”214人看
- “产品新闻推广写作重点介绍”139人看
- 关于减肥的软文(有关减肥的软文)43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