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芳阁新闻发布平台

为什么选择原创软文?

收录更有保障   推广价值更高   更利于百度收录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营销学院 > 软文到底是写给谁看的?

软文到底是写给谁看的?

更新时间:2025-07-22 |阅读: |来源:小编

(挠头)上个月朋友在朋友圈狂转某款代餐粉,结局发现是篇软文。我就纳闷了:这些文字游戏究竟在钓哪些人上钩?难道真有人看不出这是广告?

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

先说个扎心的事实:你可能早就被软文定位了。去年某母婴品牌找我写推文,对方直接甩来份网民画像:"25-35岁,孩子3岁以下,常搜‘湿疹护理’‘辅食搭配’"。我当时惊了——这不就是我表姐吗?

你以为的软文受众实际锁定的群体触发机制
"所有网民"凌晨刷育儿论坛的焦虑宝妈痛点共鸣
"普通潜在顾客"收藏过美白攻略的精致男生要求匹配
"随便看一看的人"刚搜索过"租房攻略"的应届生场景植入

(拍大腿)等等,先别急着骂"套路深"。去年双十一某网红店老板跟我说实话:"我们80%的转化都来自精准投放的软文,比开直通车划算三倍"

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

更绝的是,软文会看人下菜碟。上周看到两篇推同一款扫地机的文章:

  • 在妈妈群发的版本写着:"每天多陪娃1小时的秘密"
  • 科技论坛版变成:"参数吊打某米的新锐品牌"
    这哪是写文章,分明是搞精准狙击啊!

(突然想到)有个做运营的朋友透露,他们乃至会给同为马桶刷写一篇软文准备五个开头,用A/B测试找出点击率最高的版本。说白了就是:软文实质上是个精准的"心理捕手"

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

最易被忽略的真相:软文也在反向筛选受众。去年某金融课程软文案例大全100故意设置高门槛:"适合三年以上投资阅历者",结局咨询量反而涨了120%。负责人说:"这叫用认知差过滤非目的群体"

反观那些写着"适合所有人"的软文,转化率往往低得可怜。这让我想起菜商圈吆喝:"走过路过别错过"——听着热闹,真正掏钱的没几个

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

(翻出笔记本)上过当的受众先别急,教你们三招破局:

  1. 看评论区等级:清一色三无小号刷好评的要警惕
  2. 查账号史实:突然转型推某个商品的多半恰饭
  3. 等三天热度:真实网民反馈通常三天内会冒出来

上个月想买空气炸锅,特意等某篇爆文发布五天后去看,果然出现"涂层脱落"的真实差评,成功避坑

小编最近拿到份行业报告:2023年有效软文的网民画像精度已经细化到"最近搜索过竞品核心词但未下单"。说白了,现在的软文就像会读心术的推销员,站在你家门口等你最需要的时候敲门。下次再看到那些让你心头一颤的文章,不妨先问一问自己:它怎么知道我现在需要这一个?

标题:软文到底是写给谁看的?

地址:http://gzxfrkjs.cn/gfyxxy/44967.html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
加入文芳阁新闻推广平台 发稿快人一步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