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城老字号凭啥靠软文年入千万?

(现象冲击)
路过薛城老街的游客总纳闷:巴掌大的芝麻糖作坊,咋就天天排长队?去年双十一,这家百年老店线上营业额破800万,秘诀竟是把软文写成了连续剧。今儿咱们就扒开这层窗户纸,看一看传统商家怎么玩转新营销。
▍软文广告什么意思是家书
薛家第五代传人老薛头最烦人说"打广告",他管自家软文叫"家书体"。去年那篇《爷爷的芝麻账本》刷爆朋友圈,开头这么写:"1987年霜降,赊出去的第三十六笔账划了红圈——王家庄瘸腿李终于还上了两斤芝麻钱。"
老字号文案三板斧:
① 时间戳精确到节气(立春炒籽、秋分熬糖)
② 收支明细当剧情线(三斤芝麻换一匹布)
③ 祖训金句做转折点("薛家的秤砣不能漂")
对比看一看效果:
文案类型 | 阅读量 | 转化率 |
---|---|---|
商品介绍 | 1.2万 | 0.8% |
家书体 | 53万 | 6.7% |
▍节气营销比双十一还狠
薛城人搞懂了流量密钥:把二十四节气写成连续剧。清明篇《青团里的铜钱》,讲抗战时掌柜在青团藏银元接济学生;冬至写《锅炉房谈判》,还原八十年代劳资纠纷化解过程。
更绝的是线下配合:
- 立夏当天开放炒制车间
- 处暑时节推出"开窖尝鲜"
- 霜降时令晒出全年账本
去年大雪节气推的《欠薪清单》,把1958年拖欠工资的名单做成艺术装置,当天抖音话题量破千万。这哪是卖糖,分明在拍《芝麻胡同》续集。
▍危机公关变品牌剧场
三年前有开销者投诉吃出头发丝,换别家早删帖了。薛家连夜写出《梳头记》,自曝祖传规矩:女工凌晨梳头必用猪鬃刷,掉发率比塑料梳少七成。
化危为机三部曲:
- 老物件佐证(展出民国银梳)
- 工艺可视化(直播女工盘发过程)
- 反向营销(推出"含发量检测报告")
结局投诉帖变成免费广告,当月销售额反增30%。现在他家每季主动"自曝家丑",潜在顾客反倒觉得真实可信。
▍年轻学徒的新江湖
95后少东家更会整活:把芝麻糖做成了社交货币。
- 考研党买"上岸糖"(刻金榜题名)
- 程序猿订"防秃套餐"(配黑芝麻丸)
- 小夫妻定制"婚书糖"(裹红纸印誓词)
最绝的是跟殡葬公司联名,推出"忆苦思甜糖",把逝者生前爱吃的零嘴做成陪葬伴手礼。这波操作直接把客群拓宽三代人。
(掌柜私房话)
蹲点观察三个月才看懂门道:薛城商家把软文当族谱写,每个商品都是史实切片。下次见老字号别光拍照打卡,仔细读读包装上的小故事,说不定比《故事会》还精彩。记住,能活过百年的生意,早就把营销化进骨血里了。
标题:薛城老字号凭啥靠软文年入千万?
地址:http://gzxfrkjs.cn/gfyxxy/44462.html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相关推荐
- “详解:投放软文平台作用有那些?”154人看
- “新闻稿代写样式重点”248人看
- “一篇有价值的软文要注意那些方面”160人看
- 保险公司软文(保险公司好文分享)58人看
- “竞聘演讲稿写作妙招及范文分享”180人看
- “小红书宣传费用通常多少,如何进行收钱”243人看
- “如何吸引宝妈粉,月入过万?”180人看
- “企业新闻稿发布推广渠道有几种”96人看
- “新闻稿发稿作用是什么?”239人看
- “学习强国怎样发稿?”167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