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产营销密码:让土味变网红的新配方

你发现没?同样卖腊肉,张婶家的挂在土特产店无人问津,李叔的却可以在互联网上卖出三倍价。去年有个数据挺扎心——全国87%的特产还在用"千年传承"当卖点,可年轻人压根不买账。这事儿我探究了好一阵子,发现几个门道。
特产选品就像挖宝
在贵州深山见过个案例:普通刺梨果卖不动,有个大学生把它包装成"熬夜党的天然腮红",配上检测报告说维C含量是柠檬的30倍,三个月卖出十万单。选品秘诀就三点:
- 有反差萌(土特产+新概念)
- 自带戏精体质(比如说会流心的鲜花饼)
- 能拍出电影感(包装盒展开就是风景明信片)
有个绝招——把试吃装做成社交货币。某蜂蜜品牌随单送迷你勺,勺柄刻着"甜过前任",结局复购率涨了45%。
包装不是穿衣服是造人设
见过最牛的包装是云南某菌子酱:
- 瓶盖做成小木铲造型
- 标签印着采菌老头的金句
- 附赠山歌歌词本
这波操作让客单价从38提到98,还带火当地旅游。记住五感营销法:
- 眼睛:拍开箱视频能自带BGM的包装
- 鼻子:撕开包装有惊喜气味彩蛋
- 手指:凹凸纹理让拍照不由得摸两下
千万别学某老字号,非在腊肠包装印创始于道光年间——现在的年轻人,道光年间出生的是他们太爷爷的太爷爷。
讲故事别念族谱
江西有个板鸭厂开始这么玩:
- 给每只鸭子编身份证(散养天数/游泳里程)
- 直播给鸭子办锻炼会
- 让买家给鸭子起名
结局不但销售额翻番,还有人专门收集"冠军鸭"。现代人买特产,买的不是饮食是戏份。
有个反面教材:某茶厂非讲唐代贡品的故事,后来改成"每片茶叶都听过主播骂老板",反而卖断货。
渠道铺货要学渣男撒网
认识个卖辣酱的狠人:
- 在母婴群说能治娃不吃饭
- 在健身群吹低卡路里
- 在考研群卖"续命神器"
同一瓶辣酱在不一样社群有不一样仿单,毛利率增强60%。
更绝的是他开发出"辣度盲盒",把中辣、微辣、变态辣随机发货,引发小红书晒图热潮。这招让单品搜索量暴涨300%,果然人有好奇心,猫有九条命。
最近听说个新玩法:某柑橘产地把果树认养权做成NFT,认养者能实时查看果树生长,还能给果子起名。结局每斤柑橘多卖20块,果树还没结局就被订光。你看,卖特产早不是比谁更土,而是比谁会造梦。下次遇见卖不动的土货,不妨想一想——这东西假若出现在偶像剧里,该是什么角色?
标题:特产营销密码:让土味变网红的新配方
地址:http://gzxfrkjs.cn/gfyxxy/43049.html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相关推荐
- 推广软文:软文传播代理:宣传软文如何写217人看
- 健身软文标题(健身会所软文标题)55人看
- “中小型企业营销软文的特点在哪”181人看
- 代运营软文(代运营的营销文案)60人看
- “营销式软文有那些发稿渠道”222人看
- “今日头条信息投稿多少钱一条?”173人看